【浙江自然资源·视界】风险管控+隐患治理 自然资源系统全链路防灾保安全

【浙江自然资源·视界】风险管控+隐患治理 自然资源系统全链路防灾保安全

大飞哥 2024-11-15 福建时政 3 次浏览 0个评论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今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浙江自然资源·视界》专栏,展现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守护浙江美丽底色的生动实践。

浙江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海岸线绵长,台风影响多发,特别是在梅汛期和台汛期降雨较为集中,极易引发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是全国易发多发省份之一。进入汛期,浙江又将面临一系列考验,浙江自然资源部门构建自然灾害风险全链条闭环防控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大侯村,地质人员正在开展地质灾害巡查,队员们穿过溪流,深入山林,仔细排查安全隐患,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大后源沟泥石流灾害群,曾在2020年6月4日凌晨发生泥石流,由于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当地提前转移了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如今这里自上而下,各种泥位计、声光报警器等高科技监测设备一应俱全,各项数据实时反映在“地灾智治”平台上。 “驻县进乡” 的地质队员,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织密人防+技防的安全防火墙。

(“驻县进乡” 地质队员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柯城区作为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市区之一,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约349.7平方公里, 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7.6%,柯城区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实行整体保护、综合治理。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试点工作的省份, 浙江建立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坚持主动预防、即查即治,减少灾害隐患发生。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副处长孙文明表示,自开展双控试点工作以来,全省上下按照工作流程再造、工作体系重构、制度标准重塑的要求,以分级分类管理、码上防灾智控、条抓块统联动、驻县进乡调度、人员撤离转移等“五大机制”为牵引,重塑了我省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制度。

入汛前,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发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提示函》。针对风险管控存在的薄弱环节抓整改,确保不带病带险入汛。1月26日至3月底,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派出4188个排查组11059人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等点位共计29000余处次,发现并化解了一批潜在的问题隐患。

(全省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在嘉兴平湖市九龙山东沙湾重点防御区,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和当地巡防队员一起,正在对海岸线进行巡查。浙江作为全国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省份之一,受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影响,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时刻威胁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嘉兴市首个海上综合观测平台投入运行,填补了杭州湾中部区域海洋水文气象资料的空白。在防汛防台期间,观测平台对杭州湾潮涌、波浪、风力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杭州湾海域的海洋灾害预警更加及时精准。

(嘉兴市首个海上综合观测平台)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车助镁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大力推进海洋灾害两网一区工程,形成了“覆盖近海、延伸外海”的海洋综合立体观(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海洋精细化预警预报网。率先建立了风暴潮重点防御区管理体系,建成“海灾智防”场景,全面提升海洋灾害整体智防能力。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部分上升为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全国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浙江经验”。目前,浙江已建成海洋观测站点133个,居全国第一,海洋灾害预报防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入汛前,全省组织21批次工作组,系统开展2024年度海洋观测设施和预警报系统汛前检查,排摸风险点位141处,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隐患13处。下一步将全力抓好海洋灾害观测预警工作,密切关注灾害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全省安全度汛。

(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海灾智防”场景)

进入汛期以来,浙江自然资源部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防范汛期自然灾害,全力以赴抓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建新闻网,本文标题:《【浙江自然资源·视界】风险管控+隐患治理 自然资源系统全链路防灾保安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尘埃落定  平定天下  廖若晨星  拍不死你  旧梦不再  眼泪淡了忧伤  秋天的落叶  半程客梦  眼眸里的那抹悲凉  光辉岁月  掩饰不了的爱  柳絮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