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裕平:归国一甲子,锐意进取,不忘党恩

这里是广告

  闽南网6月11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荷载3000吨的“大宝康”轮船,承载着关裕平儿时的记忆,轮船将他以及家人,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关裕平是一名印尼归国华侨,当年回国时,才7岁,光阴如梭,在泉州洛江双阳华侨农场生活了一个甲子年,他始终不忘幸福生活是党和祖国给以的。

关裕平(受访者供图)

在农场挥洒芳华热血,他是双阳镇第一任书记

  1960年5月10日,702名归国华侨抵达双阳华侨农场。关裕平幼小的心灵即刻大白,农场今后就是他的第三故乡,永远的故乡,因为第一故乡是祖籍广东,第二故乡是出生地印尼。虽然刚回国时,农场的条件有限,住的是土坯房,处处一片荒芜。但是国家对归侨实行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按照特点、适当照顾”的16字目标,粮油、猪肉、布料和其他物资的供应量,都高于本地的居民。回国后,他便在农场的华侨小学念书,初中上了2个月后,由于各类原因就停课了。

  16岁那年,关裕平到农场参与劳动,开垦荒山种果种茶,下地耕田种水稻。关裕平说,因为其时本身的常识程度不足,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操作晚上空余的时间,踩着自行车从双阳到泉州市区补习有关财政、统计的常识。

  由于组织培养,加上本身工作上表示精彩,1988年,关裕平当上了副场长,但他仍不忘学习,1992年,攻读省侨办在集美创办的电大班文秘专业;1997年参与中央党校函授党政处理本科班学习,圆了本身的学习梦。

  回想起本身举家回国的经历,在农场靠双手缔造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关裕平对党的敬意,其实从小就萌生了,1993年他光荣地插手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他在农场一直发扬艰苦格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

  1996年,他被省侨办任命为双阳华侨农场场长;1998年5月,双阳镇建镇,他是第一任书记。

回国整整60年,锐意进取,不忘党恩 

  1999年,在洛江区外事侨务办工作期间,关裕平对双阳华侨农场改良成长比力关注,对涉侨报酬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配合有关部分做好工作,例如他提出农场归侨集资房的产权落实,并得到解决。2002年,他调到洛江区政协,工作期间,他不忘侨情,提交了政协提案,例如设立双阳华侨农场纪念性符号建筑物、双阳华侨农场归侨格斗史陈列馆(室)等建议。

  如今,双阳华侨农场文化展示馆,展示着双阳华侨农场开发建设的格斗史和归侨职工锐意进取的改良史,也见证了双阳华侨农场的风雨60载。

  关裕平回国整整60年了,他蒙受过一家人陷入困境的窘迫,重归祖国的欣喜,以及在华侨农场艰苦格斗的经历,“追昔抚今,感应万千”,关裕平与归侨们如今安身立命、无忧无虑的生活,感想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作为一名党员,年过花甲的关裕平感应他的一生很幸运,他时常将本身的亲身经历和感触,报告他的下一代,报告他身边的归侨侨眷们,必然要铭记历史,必然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今年五一期间,双阳举办“侨心向党 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双阳归国华侨回国60周年系列活动。“赞美祖国”、“社会主义好”的歌声再一次在耳边响起,令他久久不能安静。

这里是广告,联系QQ27004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