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烈自发祭扫表敬意
昨日上午9时许,35名退伍老兵走进海沧区东头山烈士陵园,祭奠园内长眠的48名革命先烈。1949年,这些先烈为解放厦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海沧区退伍老兵集体默哀。(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摄)
记者从海沧区退役军人处事中心获悉,从3月3日开始,就陆续有人前来该陵园祭扫,至今已凌驾5000人次。据处理人员介绍,最近几天,祭扫人数到达峰值,最多的一天有9个团队前来。
35名花甲老兵为烈士送花篮
陵园门口,35名海沧区退伍老兵,身着正装、胸带奖章,迈着整齐的步骤,缓缓走进陵园,来到烈士墓碑前。两位老兵代表将花篮安顿墓前,梳理好红丝带,随后,全体老兵脱帽默哀,并由代表献上致辞。
这些退伍老兵大多花甲之年,平均年龄在63岁阁下。“我家在海沧区,我读小学时,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前来祭扫,那时候,还有参与过厦鼓战役的老兵前来讲解。可以说,我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其时还不太懂,但心里面就崇敬这样的英雄。”参战退伍老兵周连队报告记者。
匿名市民年年敬献沙糖桔
记者留意到,所有的墓碑前,都有两颗沙糖桔。一位河南籍烈士墓碑前,还多了王老吉、苹果等祭奠物品。“这些是一位热心市民送来的。我只知道她是河南人,是这位河南籍烈士邻县老乡,从2017年开始,撤除年疫情不能进园外,每年清明节,她城市提上几袋沙糖桔前来敬献。”陵园处理员颜南成报告记者,他多次询问该市民的姓名,却被对方婉拒。
处理员代祭扫小女孩主动擦墓碑
昨日上午11时许,颜南成接到一通来自龙岩的电话。电话那头,是龙岩籍烈士罗永良的儿子罗忠寿。他本人在几个月前摔伤,至今未愈,不能前来祭扫,经过一番周折,清明当天他才联系上处理员,并嘱托处理员代为祭扫。他说,父亲20岁入伍,22岁在战场上牺牲。
“烈士,今天来给您擦擦‘脸’,您的亲人由于腿脚未便,由我来代他祭扫。”颜南成用水浸湿抹布,将碑身擦拭了三遍,碑中文字愈发红亮。
祭扫的时候,一对父女静静站在旁边。“我能资助擦拭墓碑吗?”这位小女孩低声问道。颜南成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孩,把抹布递给她。她平静擦拭完墓碑后,站定、90度鞠躬、行少先队礼,然后走到下一个墓碑前,继续擦拭。
“我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我但愿让她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的格斗甚至牺牲才换来的。”女孩父亲祁先生说道。(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缅怀先祖文明祭扫念亲情
三年级的小学生资助擦拭碑身。(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摄)
昨日,薛岭山陵园和中华永久墓园时隔两年后迎来祭扫岑岭。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4日16时,薛岭山陵园入园4.32万人次,天马山中华永久墓园祭扫人数到达1.92万人次。
有人提前一个月定行程专程返乡
“除非非凡情况,我们每年清明节城市回来祭扫。”定居香港的张女士说,返乡祭祖,对她来说相当重要,这一天,家族人员得以团聚,长短常珍贵的。她记得太爷在厦门去世时,她连夜从香港赶回来,还是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为人生的遗憾,所以在清明节给他祭扫,算是一种心理抚慰。
张女士3月初就布置回乡打算,期待在这个出格的节日里,为先辈撤除墓碑前的尘埃。
烈士家属祖孙三代献鲜花
昨日上午,62岁的韩明带着儿孙三代人来到薛岭山烈士陵园,在韩登毅烈士墓碑前,献上了鲜花。韩明是韩登毅烈士的儿子,他说,父亲曾经加入漳厦战役,“1961年他在厦门执行公务时因车祸牺牲。”韩明说,每逢清明节,一家老小,城市来看望父亲。
据了解,薛岭山烈士陵园内有344名烈士,个中近300名烈士来自省外。陈留旺烈士家属陈女士担忧外地烈士的家属未能如期祭扫,让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金宝在外地烈士的墓碑前深深地鞠一躬。
老叶是伤退军人,也是陵园的“守墓人”。67岁的他,守护陵园12年了,这些年,他不敢改换电话号码,因为担忧外地烈士家属联系不到他。老叶说,除了拂拭陵园、按期给墓碑描红和放小花圈外,他会应外地烈士家属的要求,资助祭奠。
市民遵守规定祭扫有序
56岁的邓先生和儿子特意一早从岛内出发前往中华永久墓园。邓先生说,到现场后发明,“单双号”错峰祭扫,让祭扫更有序。
邓先生说,儿子提前打电话问了墓园工作人员,得知园内禁止烧纸钱,他们就带了菊花和厦门特色点心来扫墓。